2025-09-30 14:42 聯合報/ 記者 鄭國樑/桃園即時報導
伯公站的學員長者也在成果展上台演出平時所學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
 
桃園市政府今日上午發表推動「伯公照護站」年度成果,副市長王明鉅肯定照護站規模逐年擴大,如今有100站,超過1700位長者參與,居全國之冠,展現桃園推動在地長照與客家文化傳承的豐碩成果。

伯公照護站成果展在客家文化館舉行,王明鉅與百位長者跳健康操,現場活力旺盛。他表示,伯公照護站2019年推動至今,在客委會支持與地方社區熱情參與下,已發展成全國最多的100個站點。

王明鉅指出,今年部分伯公站點導入創新課程,結合客家百工百藝及數位科技,包括捏麵、八音、戲劇表演及生命故事繪本,不僅活化長者身心,更增強自信與成就感,他鼓勵長者分享自身經驗,藉跨世代互動,讓照護服務與文化傳承同時並行。

客家事務局說明,伯公照護站如同客家人所敬奉的「伯公(土地公)」,守護客庄長者,同時象徵與土地的連結,及對在地文化的尊重。這些站點由具客語能力的志工與照服員一同投入,不僅提供基礎照護及共餐服務,還安排老幼同樂及各類文化活動,如開設客家歌謠、美食製作等,讓長者在獲得照護的同時,也能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參與文化傳承,融入社區生活,展現健康活力與風采。

今日成果發表會現場以靜態展示手作客家米食、傳統花布包等站點特色及課程紀實影片,動態展演由各站點接力進行客家舞蹈、太鼓和山歌演唱。今年導入創新課程的站點,更帶來客家戲劇及八音團演出,十分吸睛;現場還有融合時尚走秀概念的作品展演,讓長者運用有別以往的呈現方式,秀出年度手作成果。